🐳 📖

读点好的,很有必要 ————《西方名著入门》导言第一部分读后感

📆 2021-02-14

来源:《西方名著入门》第1卷

🏷 名著阅读

🖍 阅读名著的必要性和阅读规则。

🏂 正文 👇

在我们现在生活的这样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娱乐空前发达,它丰富多彩,它引人入胜。它喧闹着,叫嚣着,充斥在我们生活中甚至所有角落,妄图夺取我们所有的时间和注意力。阅读,尤其是严肃的阅读,仿佛是遥远过去的遗留之物,在它面前显得灰头土脸,老气横秋,装模作样,与这个反崇高的,时髦的,鲜活的时代格格不入。那么渐行渐远,日薄西山的严肃阅读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正如你的身体需要摄入有营养的食物以维持生命活力一样,你的精神也需要有营养的思想和观念作为养分来茁长成长。有人说:你就是你所读的。而我要说:你就是你所读,所见,所思,所想。在这样喧闹的时代,我们越来越少能在安静的环境,在孤独中静下心来,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净化自己的心灵。我们越来越浅薄,越来越失去耐心,我们不想等待,因为广告告诉我们:你想要的,你现在就要。我们的语言越来越匮乏,缺少思考德性话题的词汇,以至于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内心。“我那时口齿不清,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孤弱无助,像路边的一条虫子,被人踩过,流着血,奄奄一息;...”

过度的娱乐,撕裂了我们的生活。生活本不应该是这样的,娱乐本不应该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丰富多彩的娱乐本是时代给我们的礼物,我们可以在闲暇中适当的享受以恢复活力。但现实却往往是娱乐被无节制的滥用。“娱乐最大的毛病在于它会使人厌倦”。是那种过度娱乐之后产生的厌倦,“仿佛身体被掏空”,你总是会觉得好像有些不对劲,生活不应该是这样的。你本来可以让你的生活本身更精彩,结果你却陷在沙发里看别人的生活是多么精彩,的小视频。你用你最值得珍贵的生命的一部分,见证了别人的虚荣。

亚里士多德说“一切人从本性上都渴望理解事物”。是那种需要大脑付出努力的理解。所以越来越不需要付出努力,越来越可以轻易获得的娱乐,不能从根本上满足我们人性的需要。人的最大娱乐莫过于有所发现。学习就是发现可能存在的世界。人所能享受的最为持久的乐趣,就是发现(以及全新发现)可能存在的世界。“认识世界,认识你自己”,应该作为我们每个人终身追求的目标之一。如果你享受这样的认识的过程,就会伴随着最深层次的快乐。

阅读有价值的作品就是一种高效的发现可能存在的世界的途径。我们现在淹没在印刷符号的海洋中,甚至是更为廉价的以电信号存在的印刷符号的海洋中。这就使得精心的挑选我们将投入有限精力的作品变得格外重要。“一本书如果不值得一读再读,实际上也没必要读第一次”。而值得一读再读的书就是那些经过了时间洗礼的,大浪淘沙之后留存下来的闪闪发光的著作。这些蕴含了伟大思想的宝库,给我们以启发,它们有力量把我们的思想提升到新的欣赏水平,新的悟性和新的理解水平,让我们看到那个可能存在的世界。科学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令人瞩目,鼓舞人心的。但是另一方面,人性却似乎毫无进步,使得我们能从几乎是最古老时代的著作中得到启示。那些伟大的思想,任何时候都能拉我们一把,让我们一窥迄今为止人类思想的高峰。最优秀,最伟大的著作,往往也是最明白易懂,最富有教益的。人类共有的理性和情感就足以了解它的全貌。同时它也蕴含了娱乐,适当的专心,就可以让我们在获得教益的同时也收获快乐。

虽然这些优秀的作品本身蕴含着价值。但是也要求我们有积极的态度和掌握适当的阅读规则。

对于希望在阅读过程中保持清醒头脑和积极态度的人来说,所需要做的只是不断提出问题。他应该一边阅读一边提问,在阅读的过程中尽力自己去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我们可能需要以适当的顺序提出如下适当的问题:

  1. 这篇作品写的是什么?其主题或主要论点是什么?它想要说什么?
  2. 它是如何说它想要说的话的?作者是如何表达其中心论点的?是如何讲故事,如何论证其观点的,从而在我们身上产生他想要产生的效果的?
  3. 在事实上或在理想上,其中心论点是完全正确还是部分正确?作者有没有赢得我们的赞同?如果没有,我们为什么不同意或不肯接受他的观点?
  4. 这篇作品对我们具有什么意义?读完它以后,我们的观点或态度受到了什么影响?
    这些作品需要我们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不同的态度与心境,提出不同种类的问题。如果我们不知道应该在每一类作品中寻觅什么(或如何寻觅),我们便会要求小说提供它们不能提供的知识,便会赋予历史以莫须有的价值,便会要求科学提供完全超出其范围的意见,便会希望哲学提供它不可能提供的证明。

至于阅读的规则,我们首先要注意我们面前的是哪一类作品。是小说和戏剧一类的叙述性作品,还是议论说明性的非小说类作品。对于非小说的作品,我们应该尽力概括出作者提出并试图解决的问题。只有知道了作者提出的问题,才能理解作者试图给出的答案,才能判断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否成功。这要求我们注意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叙述逻辑,通过作者使用的语言抓住作者的思想。我们可以通过自己是否可以复述作者的观点和是否能想出能够说明作者意思的例子或者把作者的意思应用于具体经验来检验是否抓住了作品中的关键。作者使用的术语,作者的基本主张,关键性和表达中心思想的句子,论点,论据。这样由点到面的分析,先把整部作品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然后再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尽力根据作者使用的词语来解释作者的思想;最后要求我们确保理解了作者的意思之后,对作品进行批评。

对作品进行批评是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对一篇作品做出判断,也就是判断命题是正确还是错误;论点是否有说服力,是否稳妥;分析是否充分,是否全面。判断时读者应该遵循的一些规则或准则有:

  1. 确保理解了作者的意思;许多读者动辄便否定作者的观点,既未进行分解工作,也未进行解释工作。他们实际上对作者说的是:“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但我认为你错了”。真正的批评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
  2. 如果我们知道甚或感觉到我们是错的,那么在辩论中赢得胜利就是毫无意义的。
  3. 只有读者是理智的时候,才进行批评。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批评者都应该能够说明自己所采取的立场。

当我们说我们不同意作者的时候,我们可能的不同意的理由可以大致归为下面的四类:

  1. 我们认为作者不了解与其结论有关的某一主要之点;
  2. 我们认为作者不了解某一同样重要的方面,作者如果了解事情的这一方面就会改变其论证方法;
  3. 我们认为作者在推理过程中犯了某种错误;
  4. 我们认为作者的分析尽管在根本上和在推理方面很正确,但却不够全面。

上面的阅读规则主要适用于说明性的作品,而不是富于想象力的文学作品(小说,戏剧等)。它们的重点是不同的:解释说明性作品时必须注意的要素是术语,命题和论点,解释文学作品时必须注意的要素便是人物,他们的行为与感情,他们的思想与言论,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主要情节与次要情节;批评说明性作品时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事实的准确性和逻辑的正确性,在文学作品方面的批评的主要对象便是叙述是否真实可信(也就是说,叙述得是否既具有想象力又符合实际),叙述是否统一,清晰,连贯(也就是说,叙述得是否具有艺术性,是否优美动人)。

文学作品与说明性作品的其他几个区别是:

  • 故事一定要整个地来理解,而说明性论文则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来读。
  • 要充分理解某一篇说明性作品,也许要求我们去阅读同一位作者或不同作者的其他作品,文学作品却没有这种要求。
  • 说明性作用的最后统一,在于所要解决的某一问题或某些相互关联的问题。而叙述性作品的统一,则在于其情节。
  • 着眼于发挥想象力的作家和着重于说理的作家在使用语言方面具有根本性的区别。说理,使用精确的词语来避免意思的模糊;着眼于想象力的作家则常常借助于隐喻,明喻以及其他修辞手段,力求利用意思的含糊不清。
  • 文学作品与说明性作品之间的区别,要求读者进行不同种类的批评。

一些其他的阅读建议。

阅读的时候可以一边读一边做记号;对于真正有价值的作品来说,重要的不是看你能读完多少部作品,而是看你能消化多少部作品,也就是看你能真正掌握多少部作品;大多数值得认真阅读的东西,读者在第一次阅读时都会遇到某些困难。这些困难会使我们放慢阅读速度。但我们绝不应该听凭它们阻止我们阅读下去。一些读者只因为在阅读过程中不能充分理解某些说法或提法,便完全停顿下来,他们未认识到,谁都不可能在第一次阅读一部重要作品时就完全理解它。相对于以后一读再读同一部作品所能达到的愈来愈深的理解程度而言,第一次阅读肯定是一次较为肤浅的阅读。在第一次阅读这些作品时,尽量把注意力集中在你所理解的内容上,而不要受阻于你所不理解的内容。

以上,就是导言的第一部分。

👐 The End 🎉

上一篇 这个春节不太冷🏠下一篇只是为了,爱,爱,爱 

👇 💬